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现设有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和空中乘务2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265人。
乘务学院致力于培养“品正 纪严 业精 体健”的航空专门人才,订单生面向南方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合作培养空中乘务员,非订单生面向航空公司等单位自主就业。迄今已培养九届毕业生1300余人,公司验收合格率、登机率均超过90%;已有20人入选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鲁雁”精品乘务组。
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7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含实践经验丰富的乘务长2人、省级红十字救护培训师4人,13人持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航空乘务教员证书,“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68%。建有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安全管理、民航服务礼仪、民航沟通与传播、航空服务英语、航空服务艺术美学等6个航空类教学团队。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全国航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评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人、省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三等奖1人、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二等奖1人,多位青年教师在全校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4项、其他教科研课题68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117篇;获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滨州市社科普及成果一等奖、滨州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6项。学院获批山东省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滨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滨州市科普专家工作室。
学院建有3555平方米的乘务实训中心,拥有B737-300飞机实训平台、航空虚拟仿真实训室、B737-800客舱服务实训室、B737-800舱门实训室、A320灭火实训室、A330紧急撤离实训室、空乘CBT室、空乘形象设计室、航空救护实训室、空乘形体训练室、客舱文化实训室、空乘体能训练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整体设备值达到1600余万元;民航客舱管理与服务实训中心获批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开设国学经典导读、茶文化、芭蕾、手语、书法等特色课程,狠抓英语教学,注重夯实基础、勤练技能、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率达80%以上,在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全国排舞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国家奖100余项、省级奖80余项、市级奖10余项。
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以严格统一的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行为规范,培育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使学生初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作风素质和一定的军事素质,养成文明守纪、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近年来,学生囊括学校新生军训所有奖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全国大学英语A级、普通话等级二级甲等、红十字救护员证考试通过率均为100%,乘务英语中级考试通过率在80%以上。乘务学院“云上青春”实践调研团队被评为2022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团体综合亚军、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全省红十字模范单位和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合作育人工作先进集体、高质量就业先进集体、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21—2024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进集体、70周年校庆先进集体等80余项荣誉称号。乘务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党支部引领我成长”被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我和我的支部”优秀作品。
迈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乘务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务实肯干的作风,攻坚创新、团结奋进,全力以赴,为把学院早日建设成为省内领先、优势明显、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的乘务学院,为学校全面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5年4月)